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个单词翻译的差异造成了延续至今的争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成为两个独立国家。为什么新西兰没有和澳大利亚合并?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当时究竟放弃了什么?

1840年,英国殖民者到达大洋洲之时,澳大利亚原住民仍处于游牧阶段,但在新西兰,土著毛利人以部落为单位群居,有固定土地并进行农业活动。依据当时国际法对于无主地的理解,判断一块土地是否有主人,要看当地居民是否承担了对于土地的义务,而判断这一点的标准就是土地是否被开垦。

在英国航海家们看来,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并未承担对土地的义务,因此,他们可以以发现者的身份对无主地声明主权。 而对于在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而言,无主地的理由也就并不成立。英国人也并没有选择武力攻占,而 选择和各个毛利部落签署了《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 确立了英国王室对新西兰的主权并规定了毛利人所应该享受的权益。该条约是英国在新西兰的统治之始,并至今在不成文宪法中拥有根本地位。

然而,什么是主权?英语版本第一条就声明毛利人将所有主权sovereignty)移交英国王室。 对于与世隔绝的毛利部落来说,其语言并没有一个能对应主权的词语 —— 至少当时的翻译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在毛利语版本中,撰写者使用了一个生造词”kawanatanga”,即英语统治权(Governorship)的音译。而毛利语本身并没有这个词语。

这个模糊的翻译,引起了我们的疑问:条约里所声称的主权,是对整块土地的主权,或者只是让英国人在新西兰统治英国臣民的权力?1114日,英国女王的新西兰议院通过法律所设立的怀唐伊仲裁庭在解决一起毛利人土地权益主张时认为,至少新西兰北地地区的毛利人没有通过《怀唐伊条约》放弃他们的主权。

该认定显而易见的提出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触及的问题:如果英国对新西兰的主权并不是通过条约获得的,那么是怎么来的?或者更进一步说,英国王室,也就是今天名义上的新西兰女王,还有没有新西兰主权? 政府方面,虽坚称王室拥有无可争议的新西兰主权,但也未详细解释这一主权的来源。

作为立国宪法根本,《怀唐伊条约》的模糊含义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条约的翻译差异远远不止这一处——对毛利人财产权的保护,对条约目的不同翻译,最终造成了历史不同阶段对该条约的不同解读。从最早的认为条约赋予了英国王室完全主权,到今天法律体系所依靠的,认为条约建立了英国王室和毛利人的伙伴关系,不同的解释也是社会进步,以及争取权利运动的体现。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1120日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西兰是历史上少有的,殖民过程十分和平的国家。言论一出即遭到各方批评,尤其是连新西兰中学生的历史课中还有毛利人土地战争一节,而总理如此言论被反对党讥讽说连中学生都比不上。

而要真正厘清这个国家的历史,解决今天的原住民权益问题,以及铺好国家走向未来的道路,在这个已经不能使用枪炮来说话的现代社会,《怀唐伊条约》的确切含义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就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来说,西方的殖民史中充满了暴力、血腥和剥削,但事实上,历史远比现实要复杂得多。

话题:



0

推荐

黄郁山

黄郁山

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7篇